愛因斯坦大腦 腦細胞超多


編譯朱邦賢/報導


英國獨立報四日報導,科學家發現,愛因斯坦的大腦不但處理概念的能力獨一無二,實質結構也與眾不同。


科學家將愛因斯坦的大腦和四名年齡相仿的男人相比,發現愛因斯坦大腦結構和常人大不相同。愛因斯坦大腦有些部位比別人大一號,腦細胞比別人多。


愛因斯坦是偉大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,一九五五年去世,享年七十六。長久以來許多研究人員都深深迷上愛因斯坦的大腦。愛因斯坦死後屍體火化,唯獨大腦留存人間,供科學家研究。


研究人員發現,愛因斯坦大腦的每個神經元擁有更多的膠質細胞,顯示他的大腦需要和使用更多能量,相對的腦力也更強。膠質細胞的功用就是提供神經元必要的支持和保護。


先前研究發現,愛因斯坦大腦的神經元密度比常人高,大腦皮質比較細薄。


研究人員還發現,在大腦中一個咸認與數學能力有關的區塊中,愛因斯坦的腦溝型態也頗不尋常。愛因斯坦這個大腦區塊的腦溝比常人寬百分之十五。


【2006/06/05 聯合報】


世紀天才愛因斯坦 腦部大解密



【TVBS新聞 2005/4/17】

明天是愛因斯坦逝世五十週年紀念,他的相對論改變了人類歷史。究竟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天才,他的頭腦,和一般人有什麼不一樣?透過國家地理頻道的鏡頭,我們一起進入愛因斯坦的腦袋裡,看看他為什麼那麼聰明。

科學家:「這個就是改變全世界的大腦。」


究竟是怎麼樣的頭腦,想出「相對論」,改變了人類的生活。


50年前湯姆斯醫師,在愛因斯坦過世時,取得這一顆歷史上最偉大的腦,企圖解開這個謎。


湯姆斯醫師先把防腐劑,注射到愛因斯坦的大腦,接著把大腦切成240小塊,用顯微鏡觀察,不過,當時並沒有太多發現。


直到最近,科學家利用電腦3D技術,重建愛因斯坦的大腦。結果發現,愛因斯坦的腦容量,雖然和一般人差不多,不過,他的 頂葉卻比一般人大了15%。科學家:「我們會以為,愛因斯坦的大腦比常人大,但其實不是這樣,他的頂葉比常人大了15%。」


頂葉負責掌管腦中的數學和邏輯,這也是愛因斯坦成為天才的秘密。


流落43年回歸普林斯頓 愛因斯坦大腦解密

【東森新聞報 記者鄭琬羽/編譯】 2005/4/19


是何種智慧讓愛因斯坦在百年前,創造出相對論,大幅影響人類生活。


為了了解箇中奧秘,一名病理學家竟在愛因斯坦過世後,將他的大腦偷走進行解剖研究。


愛因斯坦逝世五十週年的今天,首度揭開這位物理大師大腦的秘密。


1955年,愛因斯坦病逝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醫院,這位物理大師的大腦隨即不翼而飛。


打開愛因斯坦頭骨,竊走大腦的,就是幫愛因斯坦驗屍的醫生,同時也是病理學家湯瑪斯‧哈維(Dr. Thomas Harvey),當年他才42歲。


現年93歲的哈維,駐在紐澤西小鎮提圖斯維爾,在全球慶祝相對論百週年前數周接受訪問。


耳朵已經重聽,讓原本講話就慢的他,一字一句說來更慢。


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病逝時,哈維是臨時取代神經科學家欽莫曼加入解剖小組的。


至於為什麼要拿走愛因斯坦大腦?他的解釋很簡單:「我不知道還有其他人想拿。」


哈維說,「我知道這是個很特別的頭腦,我把愛因斯坦的大腦保存得很好,從動脈注入防腐劑,這種處理方式並不常見,並從各角度拍了很多照片。」


哈維將愛因斯坦的大腦切成了240塊,標上標籤,妥善包裝並保存在酒精中。


50年後,電腦專家重建出準確的大腦模型,神經生理學家馬克說,「這是五十年來,第一次以完整面貌重現愛因斯坦的大腦。」


馬克和加拿大學者威特森把愛因斯坦大腦,與90名老年人腦部相比,發現愛因斯坦大腦的確異於常人,不僅左下側頂葉的膠質細胞比例偏高,頂葉構造也大的反常,「比正常人大了15%。」


另外,愛因斯坦大腦表層許多區域沒有回間溝,這些凹槽如同大腦的路障,會讓神經訊號傳輸受阻,少了凹槽可以讓神經細胞更順暢聯繫,促使思路活躍。


私藏愛因斯坦大腦數十年,哈維在七年前把大腦歸還給普林斯頓大學。


但是有約1/5給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麥克德格魯特醫學院。


哈維在大約十年前主動致電該校神經科學權威威特森博士,是否願意收藏愛因斯坦的大腦,她說,「當然,不用說,這是非常意外的。」


威特森取得的就是愛因斯坦大腦的頂葉組織,這部分是思考邏輯和數理技巧,她認為,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可能就靠這塊大腦。


因為拿走這個全世界最特別的愛因斯坦「紀念品」,哈維樹敵不少,包括愛因斯坦的後代家人,愛因斯坦的兒子指控他,未經許可竊取。


哈維說,「最終,你對保有他所要承擔的責任感到累了...」,「我把所有一切都歸還了。」


現在,科學和醫學家們已經開始思索,如何以更好的方式保存愛因斯坦的大腦,好讓未來科技完全還原並了解大腦各區功能。


甚至是利用奈米機器人,將大腦複製成晶片,為世上再締造一名舉世天才。



 


愛因斯坦的大腦 天才的奧祕


【莊裕安】


研究大腦潛能的心理學專家湯尼‧布贊與雷門‧金,曾研究出天才的二十個特性,然後按商數選出歷史上的十大天才排行榜,拔得頭籌的是達文西與莎士比亞,二十世紀唯一入選者是愛因斯坦。醫學界對榜上有名的米開蘭基羅、歌德、牛頓的大腦結構興趣盎然,但唯一能取得新鮮標本的只剩愛因斯坦。


愛因斯坦的大腦 更多的神經膠質細胞


雖然注重隱私的愛因斯坦遺囑指示,遺體不經解剖直接火化,但普林斯頓大學的同事,病理科醫生湯瑪斯‧哈維卻偷偷取下他的大腦據為己有。興致勃勃的哈維發現天才的腦子並不比普通人重,五○年代的醫學似乎看不出究竟。電子顯微技術更成熟後,才陸續發現愛因斯坦有更多的神經膠質細胞,好像擁有較大儲存聰明才智的金池塘。後來又發現少了頂葉上的一個側腦裂皺褶,缺少這個側腦裂神經元容易連結與溝通,也許是反應敏捷的原因。


愛因斯坦主題書 粗估至少四百種


以愛因斯坦為主題的書籍,保守估計至少有四百種,廣及漫畫與童書。傳記以及衍生性科普讀物應是大宗,丹尼斯‧布來恩的「正傳」應是當前最佳的繁體中文譯本。布來恩是專業傳記作家,寫過《公平的遊戲──傳記作者不願透露的事》那樣的揭密書,被譽為有聯邦調查局探員精神的傳記作家。除了與諾貝爾獎科學家訪談錄《與天才對談》外,還有資料別具一格的《真實的布告:熟人眼中的海明威》。


《愛因斯坦和畢卡索──兩個天才與二十世紀的文明歷程》是本有趣的類比,讓人想起余光中〈雪萊與龔自珍〉那樣的妙文。相差兩歲的愛因斯坦和畢卡索,雖屬不同國籍與領域,因為同處一個地球村大時代,而有「花開兩朵,各表一支」的巧妙綻放。「相對論」與〈亞維農的少女〉發表年代相近,在各自領域的震古鑠今效應也相當。牛津學者米勒將兩條平行線拉出交點,好像剪接電影蒙太奇效果,聚焦在探討科學與藝術如何看待時間與空間,創造另一種極簡審美觀念。如果把小愛因斯坦三歲的史特拉汶斯基也納進來,添增音樂的相關論述可能更有趣。


愛因斯坦神話 過度灌飽的氣球


麥可‧帕德尼提的《送愛因斯坦回家》也很精彩,記述私藏愛因斯坦腦袋四十年的哈維醫生,臨老將大師遺物歸還其孫女保管,從普林斯頓一路開車到加州橫跨美洲大陸四千哩的見聞。雖然沒有重大情節,但卻像一部內容豐富的「公路電影」,作者既旁觀又介入,夾敘夾議天才愛因斯坦與「盜墓者」哈維的一生,兼及「美國夢」的探究與反省。


羅伯‧萊希曼曾借助靈媒,創造「幽明對話錄」系列叢書,其中便有一本《愛因斯坦顯靈記》,如不從實證科學切入,而由爐邊閒話觀點,還算有趣的小書。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愛倫‧萊特曼《愛因斯坦的夢》,捏造愛因斯坦做過的三十個夢,讀來不只像小說,還有散文詩的況味。飲膳界似乎也延燒及此,《愛因斯坦的廚房》、《愛因斯坦的冰箱》都有窺探者。


從小孩或女性觀點看愛因斯坦,充滿科學以外的玄機。《親愛的愛因斯坦教授──小朋友寫給大科學家的信》,反應愛因斯坦這個「商標」在兒童心目中的印象。愛因斯坦曾像貓王、夢露、帕華洛帝,是個被過度灌飽的氣球,已經脫離個人而變成行業的神話。小孩子瞳孔裡映照著聖誕老人一般的科學天才,充滿童貞與誤解,相當真實反應愛因斯坦的「虛像」。


愛因斯坦情書 全方位人性拼圖


早在愛因斯坦逝後,就有人想出版他早年的情書,但一直被基金會攔下,因為有損大師清譽。新潮文庫民國六十四年出版菲利蒲‧法蘭克的《愛因斯坦傳》,原書在傳主生前付梓,深得大師期許。這本傳記裡,對第一任妻子只有短短幾行不懷善意的描述。《情書猁猁愛因斯坦與米列娃》與 《愛因斯坦的太太──百年來女性的挫敗與建樹》的相繼問世,確實在愛因斯坦全方位人性拼圖,有更完整的幅員。


愛因斯坦極喜歡古典音樂,尤其是莫札特的作品。陸續揭露的愛因斯坦薄情寡義面貌,確實也像傳記電影《阿馬迪斯》,驚嚇原本保有美好印象的「莫迷」。越是賣力造神,將來毀神定要加倍嚴重,這是還原歷史本相的因果律。知識的光環當然不能衍生為全面的桂冠,那麼暢達於物理相對論的大師,終究還是在性別相對論,踢到女性主義的鐵板。


閱讀愛因斯坦


《愛因斯坦》,丹尼斯‧布來恩著,鄧瑞祥、陳瑞清譯,天下遠見


《愛因斯坦和畢卡索──兩個天才與二十世紀的文明歷程》,亞瑟‧米勒著,劉河北、劉海北譯,聯經


《送愛因斯坦回家》,麥可‧帕德尼提著,陳俊賢譯,大塊文化


《愛因斯坦顯靈記》,羅伯特‧萊希曼著,李勝富譯,漢光


《愛因斯坦的夢》,愛倫‧萊特曼著,童元方譯,爾雅


《親愛的愛因斯坦教授──小朋友寫給大科學家的信》,愛莉絲‧卡拉普斯編,楊小慧譯,三言社


《情書──愛因斯坦與米列娃》,愛因斯坦、米列娃著,童元方譯,天下遠見


《愛因斯坦的太太──百年來女性的挫敗與建樹》,安茱兒‧蓋博著,蕭寶森譯,智庫


【2005/04/25 聯合報】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氏超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