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獨立生活 不依賴父母


2011年 01月13日  蘋果日報



職能治療師陳宜男表示,若多訓練視覺專注力,能讓孩子學習更有效率。學齡前4~6歲最關鍵,若此階段訓練視覺專注力,孩子能更清楚打理生活,不過度依賴父母,也為學齡後奠定好學習基礎。
報導╱張雅淳、張佩玉 攝影╱施偉平 圖片╱部分資料照



看徵兆


視覺認知是指眼睛所看到的資訊,包括辨識物品異同、記住所看到的資訊、判斷物品在空間的位置與距離等,陳宜男治療師表示,門診中約1~2成孩童有視覺認知障礙的問題,易導致學習效率不好,若家長能依照孩子的年齡,從日常生活中訓練視覺專注力,或是到醫院的復健科進行兒童感覺統合治療,依據臨床經驗顯示,2個月就能看出效果,例如原本僅能專注5分鐘的孩子,每周1次的訓練持續2個月後,就能進步到專注40分鐘。 



點下放大

區辨能力差



若孩子無法分辨簡單事物,如飛機和汽車的不同,或可辨別顏色,但顏色相近事物無法分辨,如黑板寫上綠色字,代表區辨能力不好,是視覺認知障礙的主要徵兆。 



點下放大

不愛收玩具



家長常責備孩子不收玩具,其實並非孩子不收拾,而是記不住玩具的位置。記憶力不好是視覺認知障礙的徵兆,孩子閱讀也因此容易跳行,不愛看文字,只喜歡看圖片。 




這樣做




點下放大

0至近1歲 刺激視覺



可多拿顏色鮮豔的東西給剛出生的嬰兒看,看看寶寶是否有反應,觀察視覺能力是否正常。頸部肌肉較成熟時,可多抱著寶寶觀察事物,近1歲時,可讓寶寶玩配對遊戲,例如將三角形放進相同形狀框框裡,訓練基礎辨別能力。 



點下放大

1至3歲 訓練辨別



1歲後加強辨別能力,要結合語言,拿出蘋果請小孩念出顏色,或拿出紅色零錢包、紅筆、喜帖,讓孩子知道這些東西均是紅色。 




4至6歲 學習生活


此階段最為關鍵,分為4大部分訓練視覺專注力,讓孩童學習生活能力。 



點下放大

空間概念



請孩子在一堆玩具中找出指定物,或訓練整理玩具,可將玩具圖片貼歸位地方幫助記憶。 



點下放大

記住特徵



要學著辨識人臉並教導記住特徵,如身高、眼鏡等,再比較不同,藉此認人,訓練觀察力。 



點下放大

認識標誌



教導認識警告標誌的意思,有助避開危險,或貼紙標明順序,訓練使用遙控器,增強生活能力。 



點下放大

手眼協調



平時可多與孩童玩丟球遊戲,一丟一撿間訓練手眼協調能力,有益於學齡後的寫字能力。 



點下放大

7至12歲 手腦同步



低年級時,可玩數字連連看,數字距離別太近,訓練孩子動筆前,腦部已有下個數字影像。中年級可抄課文或練習找出某段落,更能找重點。高年級時,則加強難度即可。 



點下放大

13歲以後 人際觀察



此時各方面已成熟,面臨青春期,人際關係較為複雜,家長可幫助認識表情,如分辨不同表情代表的情緒,了解對方的感受,才能有好的人際關係。 




提醒你 過動應就醫


出現過動傾向無法安靜,玩具玩2~3分就失去興趣,或太用力拍打別人,有這些徵兆,應諮詢就醫。 



點下放大

專家說 永遠不嫌晚



陳宜男 職能治療師
從小訓練視覺專注力有助學習,不管任何年紀,訓練永遠不嫌晚,可從基礎練習做起,循序漸進。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氏超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