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老師要面對一個班30-40個學生,我們的教學內容為了要因應考試,所以教得深,又教得廣,老師怎麼會有時間一個個關心學生,實施因材施教,當他們下課到了補習班,一個老師也要面對幾十個,或百個以上的學生授課,有些學生還得靠著電視機才能看到,聽到講台上的老師在講什麼,所以如何因材施教呢?
小學生到安親班一個老師要面對20個以上的學生,從下課來到安親班到回家最多只有3小時120分鐘,一個學生平均一天只能分配到老師6分鐘時間,光檢查功課就不夠了,所以要如何因材施教呢?
除非小班制,一個老師只教15個以內。按我多年來教學記憶(心智繪圖)課程的經驗,...吸收力慢的小孩一樣可以教的...只是要突得慢一些...但這樣他就來不及應付學校所有的功課呀!除非他不要參加升學測驗。但這樣一來台灣的社會有多少空間可以接受他呢?您知道嗎?
台灣連公賣局招考每日載湮、酒跑雜貨店的業務員,都要大學畢業才能考,鐵路局的剪票員也要大學畢業,政府單位都如此在乎學歷了,那何況其它民間單位。難道高中畢業沒有能力送湮酒到雜貨店嗎?所以要因材施教不能光從教育角度來談,要從社僧價值觀、教育體制、教育經費、還有高中大學校長的觀念及教育良心:但很難,因為這些校長光應付學枚的行政及外面的政治參與時間都不夠了?
怎麼辦?從師院的學生教育作起,教他們因材施教的觀念,教他們當老師的目的是什麼?'是作育英材為主,10年或20年後台灣就能因材施教了,但是話說回來,現在讀師院又不一定當老師,當老師的又不一定是師院畢業的,大家看看,連當老師都不用"專業"了,那因材施教培養了一個小孩的性向專長,將來有用嗎?除非像"吳寶春"這樣一個天才麵包師傅,但這畢竟是少數。教育部長不要只花時間來接見個"吳寶春"就以為重視了專長教育。因材施教......唉.......


評論/不因材施教 難怪孩子挫折
【聯合報╱李家同/清大榮譽講座教授(新竹市)】
http://mag.udn.com/mag/campus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13&f_SUB_ID=3448&f_ART_ID=318949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氏超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