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李文炤(ㄓㄠ)

1、 治生之道,莫尚乎勤,
2、 故邵(ㄕㄠ)子云:
「一日之計在於晨,
一歲之計在於春,
一生之計在於勤。」
3、 言雖近而旨則遠矣。
4、 無如人之常情,
5、 惡勞而好逸,
6、 甘食褕(ㄩ)衣,
7、 玩日愒(ㄎㄞ)歲。
8、 以之為農,則不能深耕而易耨(ㄋㄡ);
9、 以之為工,則不能計日而效功;
10、 以之為商,則不能乘時而趨利;
11、 以之為士,則不能篤志而力行;
12、 徒然食息於天地之間,
13、 是一帆蠹(ㄉㄨ)耳。
14、 夫天地之化,
15、 日新則不敝。
16、 故戶樞(ㄕㄨ)不蠹(ㄉㄨ),
17、 流水不腐,
18、 誠不欲其常安也。
19、 人之心與力,何獨不然?
20、 勞則思,逸則淫,物之情也。
21、 大禹之聖,且惜寸陰;
22、 陶侃(ㄎㄢ)之賢,且惜分陰;
23、 又況賢聖不若彼者乎?


〈勤訓〉翻譯                  
  謀生的道理,沒有比勤更重要的了,所以邵雍說:「為一天打算要在早晨,為一年打算要在春天,為一生打算應當勤勞。」話雖說得淺近意義卻很深遠啊!
  無奈一般人的習性,厭惡勞苦而喜好安樂,在食物方面貪圖美味,在衣著方面講究華麗,怠墯偷安,浪費光陰。使他去當農夫,就不能把土耕深把草除盡;使他去做工人,就不能計算日期來求工作的成效;使他去做商人,就不能把握時機而追求利潤;使他去做讀書人,就不能堅定志向努力實踐;白白生活在人間,好像一隻蛀蟲罷了!
  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,是天天更新就不會敗壞。因此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蛀蝕,流動的水不會腐臭,實在是上天不想要萬物常常安逸啊!人的心思和力量,不是也一樣嗎?勞苦了就會用心思考,安逸了就會迷惑昏亂,這是一般人的常情。像大禹那樣的聖人,尚且愛惜一寸的光陰;像陶侃那樣的賢人,尚且愛惜一分的光陰;又何況賢能與聖明都不如他們的一般人呢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氏超記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